6月21日,2022東亞海洋博覽會在西海岸新區青島世界博覽城正式開展,海洋科技、海工裝備、高新技術、特色商品等各類展品讓觀眾大飽眼福。在這個集技術交流、產品展示、成果交易、招商引資等功能于一體的“海洋產業國際會客展廳”,多家自貿試驗區、頭部企業開設展位,運用展會平臺招商推介。
高端海洋裝備上天入海
各色海洋商品實力吸粉
青島啟航彈射科技有限公司以專業設計制造無人飛行器發射系統為目標,目前可為50至600公斤級的無人機等無人飛行器提供全系列配套的零長發射起飛解決方案,適配現行主流機型,應用覆蓋科研、環保、監測等多個領域。
海博會上,公司帶來的第六代氣動彈射器演示過程,讓圍觀觀眾興趣十足。“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發射無人機,不僅速度更快、高度更高,而且比傳統發射方式更安全可靠。”青島啟航彈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畢和軍介紹。
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院帶來了多款救援直升機,大小不一,功能各異,吸引不少觀眾圍觀。據悉,此次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院共攜帶旋戈系列AR-500、AR-500C和AR-500CJ三型無人直升機產品參展,其中AR-500CJ無人直升機為其研制的最新輕小型艦載無人直升機,也是首次公開對外展示。該型號無人直升機配備了先進的著艦引導系統和電動助降裝置,加上高精度飛控導航系統,可以在4級海況條件下作業。
首次參加海博會的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在展位上舉行了一場新品發布會,推出潛鮫P200 PRO和潛豚CM 600兩款水下機器人。其中,潛鮫P200 PRO是行業級水下機器人,最大水平工作半徑400米,最大可下潛深度達150米,廣泛應用于科研探險、船體碼頭檢查、水利水電檢查、漁業養殖、水下緊急救援、海洋環保等領域,可滿足各種復雜水下作業需要;潛豚CM 600則是消費級水下機器人,可用作泳池自動化清潔等用途。
“我們這次發布的行業級水下機器人,具備便攜、靈活、智能、操控簡單容易上手等特點,在執行水下作業任務時,可以極大縮短準備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像潛鮫P200 PRO重量僅為8公斤,單人操作可3分鐘快速部署,實現360度全方位移動。同時,強大的水下探索功能能夠代替‘蛙人’,讓水下作業更高效、更安全。” 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高級策劃經理謝雄風說,海博會是一個行業間交流合作的大平臺,希望通過展會達成更多合作意向。
在海洋產業商品展區,各色海洋商品吸引眾多觀眾駐足觀看。記者在青島國信藍色硅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展位看到,這里不僅展出了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模型,更帶來了“船載艙養”的大黃魚。據了解,這些大黃魚生長在距海岸線50海里以外的純凈遠海,體修長、色金黃、肉蒜瓣、味鮮香,更趨近于野生大黃魚品質。今年秋天,首批大黃魚將正式起捕上市,為市民帶來來自深遠海的味道。
頭部企業開展精準招商推介
多家自貿試驗區來青談合作
東亞海洋博覽會既是一次高水平的展會,更是一個交流、合作、推進的平臺。
21日,一場以“青春西海岸 美麗新青島”為主題的頭部企業“雙招雙引”推介會在海博會上舉辦。推介會圍繞西海岸新區自然環境、區位優勢、產業基礎、發展優勢、營商環境等方面開展專題招商引資推介,并圍繞新區“梧桐樹”聚才計劃就人才政策、人才服務、“線上招才”平臺等方面展開介紹。
此次推介會是2022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雙招雙引”的創新舉措。據了解,此次活動邀請了中化學華陸新材料、金通靈科技集團等20余家參加2022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和東亞海洋博覽會頭部企業代表,也精準匹配了具有很高行業關聯度、合作潛力巨大的聚大洋藻業、山礦華信智能科技等20余家新區企業代表。活動期間,各企業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互動交流,努力在各自領域開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合作。
經過5屆的發展壯大,海博會作為海洋領域專業展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吸引了更多地方、機構參與。今年海博會上,天津自貿試驗區、浙江自貿試驗區、河北自貿試驗區曹妃甸片區以及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組團參展,呈現出自貿試驗區“打擂臺”的新景象。
據悉,曹妃甸片區是河北自貿試驗區中唯一的沿海片區,重點發展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能源儲配、港航服務、高端裝備制造及再制造等產業,建設東北亞經濟合作引領區、臨港經濟創新示范區。此次參展,曹妃甸片區將重點與海工裝備、船舶配套、海洋工程、進出口等領域優秀企業展開合作交流,與大型企業開展對接洽談,力促在產業發展方面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
近水樓臺先得月。青島自貿片區展位重點展示了其制度創新引領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定位和發展成果,以吸引更多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等企業投資落戶。據悉,目前青島自貿片區新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45個,全區累計達到143個,聚集了全球首個磁懸浮中央空調智能互聯工廠、卡奧斯COSMOPlat、華大基因北方中心、青島清原創新中心等多家先進制造企業。
原文鏈接:https://www.dailyqd.com/epaper/html/2022-06/22/content_344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