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早報6月2日報道:
在龍山湖泛舟、在綠蔭下漫步……雙珠公園,承載著西海岸老城區的人文與傳承,承載著新區人的點滴記憶。建成30多年來,這里不僅見證著老城區城市公園系統的構建與發展,也成為一張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城市名片。隨著時間推移,設施老化、道路破損、業態單一的公園,已不能滿足市民休憩、健身和審美的需求,迫切需要開展改造,提升公園的功能和品質。
乘著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的東風,雙珠公園歷經6個月的精心規劃、細致改造,于6月1日正式開放。
便民設施上,雙珠公園內新建紅藍相間的健身步道,將整個公園串聯成一個閉環。
圍繞這條步行道,全齡健身廣場、兒童樂園、運動場等場所串聯成一條公園運動休閑帶。公園的照明體系也進行了重塑,新增路燈、墻燈、照樹燈、射燈、投影燈等。當夜幕降臨,這里會成為一座“燈光花園”,既彰顯雙珠夜景風貌又滿足群眾夜游需求。
記者注意到健身廣場附近還增設了演藝舞臺,配備了固定的藍牙音箱。“以后組織表演、跳廣場舞、扭秧歌等可以不用自備音箱了。”現場的張阿姨笑著對記者說。
自然環境方面,公園內的龍山湖水面波光粼粼,岸邊綠樹成蔭,成片的荷花、睡蓮正悄然待放。
據悉,龍山湖的水生植物以荷花為主、睡蓮為輔、挺水植物點綴。更令人期待的是,涵碧橋兩側還培植了6株王蓮,長成后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可承載一個兒童的重量,將十分壯觀。
“我們龍山湖的水生植物與北京后海、圓明園的水生植物同出一家,是經過專業團隊精心設計。栽植中,以成片的水生植物為界,劃定行船道,待盛花期,不僅能呈現出接天連日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更能讓市民在游覽中體會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感。”黃發集團雙珠公園提升工程項目副經理劉寧介紹說。
公園內處處彰顯著細節,造型不一的景觀石搭配薄荷、山桃草等花草點綴,移步異景;全園進行無障礙系統設計,所有臺階位置均設置無障礙坡道,小于一步臺階的高差進行削坡處理,并增加盲道系統;全民運動廣場栽植了一片紅楓林,秋天可觀賞層林盡染的別樣美景;開放濱湖綠地陽光草坪,可席地而坐,享受悠閑時光。
據了解,今年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將實施多個項目建設,將完成建設山頭公園14處、城市綠道3條、口袋公園9處、林蔭廊道9條、立體綠化15處;完成古樹復壯29株、荒山造林3400畝、森林質量提升8000畝,通過環境改善提升,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