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黃島》3月18日報道:
正在建設的西海岸新區市民中心項目,是全區新舊動能轉換七大中心之一。日前,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五座塔吊繁忙作業,工人們正在澆筑混凝土,博物美術館、科技館、圖書館正在進行地下主體結構施工……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該項目是黃發集團以“文化、生態、科技”為理念,全力打造的西海岸綠色智慧工程典范。項目建設過程中,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智能管理系統、VR安全教育、海綿城市、超低能耗建筑等新技術、新理念貫穿其中,一個嶄新的都市文化休閑中心未來可期。
節能環保兼顧打造綠色建筑
施工過程中,黃發集團堅持匠心品質,打造綠色建筑。引入“海綿城市”理念,對綠地和人行道滲透鋪裝,建設綠色屋頂和下沉式綠地,營造“雨水花園”。采用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智能燈光控制等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實現節能降耗與綠色環保的有機統一。
“市民中心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大量使用國家推廣的十項新技術,主要包括鋼筋、模板、混凝土,還有信息化、綠色施工等。”該項目技術主管李儉文介紹,通過這些新技術的運用,節約了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施工質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將為市民打造一個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的都市休閑中心。
目前,該項目正在全面施工,現場如火如荼,計劃今年10月完成北區主體封頂。黃發建投公司總經理孫士財表示:“我們將貫徹落實全區‘工作落實年’部署要求,以確保‘泰山杯’、爭創‘魯班獎’為目標,壓實責任、奮力攻堅,全面掀起大干快上高潮,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為西海岸新區發展貢獻黃發力量。”
BIM全程模擬提高工程質量
在施工單位的會議室里,項目經理劉海洋正和技術團隊運用BIM技術研究工程最新進展和下一步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他向記者介紹:“這套BIM建模技術,是該項目的一大創新,實現了從設計、施工到運營管理的全過程模擬,對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
據悉,BIM技術對市民中心項目整體進行模擬,不僅能根據施工進度實時更新,還可以提前預知施工效果,在項目實體交付的同時實現三維可視化交底,以便作業人員更直觀、更清晰地理解技術要點,提高工程質量。
記者了解到,整個項目現場目前有700多名工人進行作業,如何管理如此龐大的施工隊伍,項目方也有自己的“法寶”。該項目建立了智慧工地可視化管理平臺,集成視頻監控、塔機監控、安全教育、人臉識別等物聯網監測手段,實現人、材、機和質量、安全、進度等數據的實時監控、綜合預警,全面提高工程信息化、精細化、智能化管控水平。
VR體驗事故提升安全意識
在施工現場安全體驗培訓中心,里面的VR實景體驗項目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坐上座椅,戴上VR眼鏡,便可模擬體驗觸電、高空墜落、機械傷害等十幾種事故,耳邊播放著安全常識,使體驗者對安全事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設置安全體驗培訓中心是該項目又一創新舉措。中心分為室內、室外兩大區域,有安全帶體驗、安全帽撞擊體驗、鋼絲繩使用體驗、VR實景體驗等。該項目安全部部長韓勝法介紹,凡是來到施工現場的工人,在這里體驗安全生產是一堂必修課。“傳統的開會式、口號式、填鴨式的安全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提升工人安全意識。我們采用視、聽、體驗相結合的三維立體安全教育模式,讓安全培訓更有針對性、趣味性,杜絕安全教育‘紙上談兵’。”韓勝法告訴記者,通過這種教育模式,將施工現場常見的危險源、危險行為和事故類型具體化、實物化,工人們可親身感受事故發生瞬間的驚險,切身感受施工現場的危險,從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意識明顯提升。
原文鏈接:http://jnsx.xihaiannews.com/shtml/jnsx/20190318/71557.shtml